一份報告 各自表述
體檢是瞭解身體狀況的方法之一,倒不一定是用來診斷疾病的!所以如果只在乎“正常”或“異常”,倒是有點可惜花了時間與金錢而得到的報告。
做完健檢的客人,有超過一半是選擇拿著報告回去自己看的,即使是親自來取是,我們都會詢問需不需要醫師幫您解釋,但大部分的人還是相信自行解讀!
反而是老先生老太太比較喜歡問,因為,他們的眼睛比較不好,看不清楚,需要有人幫他們看。
曾經問過朋友怎麼看自己的健檢報告,幾乎都是看看有沒有紅字,有紅字就認為不正常,自己再想辦法去上網查……
其實,相同的數字在不同年齡,不同生理狀況,代表的意義不一定相同!
其實健檢最難的地方就在於整份報告的解讀了,不只要考慮過去病史,家族史,職業暴露,環境因素,性別,年齡以及活動狀況,才能夠提出對於健康情形的合理評估,以及對於未來疾病預防的具體建議。這是一件很繁雜但是有意義的工作,但是,似乎都被自以為看懂的解讀所忽略了。
其實把自己對於數據的成見放開,跟專業的人員討論整體的健康表現,討論出一套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調整方式,才是健檢最重要的目的。